![]() 粉末軋延裝置
专利摘要:
本發明之粉末軋延裝置係具備預備壓下輥,並具備在未藉由軋延輥(2)將粉末材料(Y)壓合於基材(X)的狀態(粉末軋延之執行前的狀態)下,將軋延輥(2)彼此朝離開的方向彈推之彈推裝置(12)。根據具有前述構成之粉末軋延裝置,能更加高精確度地調節供給至軋延輥彼此之間之粉末材料的供給量。 公开号:TW201302349A 申请号:TW101113909 申请日:2012-04-19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Chitoshi Mochizuki;Tamotsu Oda 申请人:Ihi Corp; IPC主号:B22F3-00
专利说明:
粉末軋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粉末軋延裝置。本案係根據2011年6月3日在日本申請之特願2011-125054號主張優先權,並將其內容援用於此。 近年來,以在對基材表面經附著形成包覆層以製造包層薄板(clad sheet)的過程中所使用之裝置而言,已提案有一種對基材壓合粉末的粉末軋延裝置。 例如,專利文獻1已揭示有如同前述之粉末軋延裝置。 更進一步詳細地說明,粉末軋延裝置係具備對向配置之一對軋延輥,並藉由於軋延輥間施加軋延負載,對於供給至軋延輥間的基材之表面,以軋延輥將粉末壓合至基材。藉此,於基材表面形成粉末層。 而且,如同前述之軋延輥,係例如專利文獻2所示,以軸承及軸箱來支撐。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許第421157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開第2009-270169號公報 在粉末軋延裝置中,為了將粉末材料穩定地供給至軋延輥彼此之間,會有使用在將粉末材料壓合至基材前對軋延輥的周面推抵之預備壓下輥的情形。 軋延輥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的周面之間隔,係規定粉末材料朝軋延輥彼此之間之供給量。因此,軋延輥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的周面之間隔,係於製造包層薄板之前,設定為對應於粉末材料之供給量的距離。 然而,支撐軋延輥的軸承或軸箱,會有機械性誤差、或具有用以可運轉之些微間隙。因此,在軋延輥彼此之間存在基材及粉末材料,並在對軋延輥間施加有軋延負載的狀態下,軋延輥軋延粉末材料時,因軋延時之反作用力會作用於軋延輥,軋延輥會相互地朝離開的方向移動,故軋延輥會填堵前述間隙。 亦即,在軸箱內支撐軋延輥的位置在軋延時與非軋延時會些微不同,結果,軋延輥與預備壓下輥之相對位置在軋延時與非軋延時會變化。 因此,在習知之粉末軋延裝置中,即使於軋延前調節軋延輥之周面與預備壓下輥之周面的間隔,軋延輥之周面與預備壓下輥之周面的間隔於軋延時仍會些微地變化。而且,因為該些微的變化,供給至軋延輥彼此之間的粉末材料之供給量,會有超過容許範圍的情形。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具有預備壓下輥之粉末軋延裝置之中,將供給至軋延輥彼此之間的粉末材料之供給量予以更高精確度地調節。 在本發明中,以用於解決前述課題之手段而言,於粉末軋延裝置之中,係採用具備下述構件之構成:一對軋延輥,係一面對片狀之基材壓合粉末材料、一面進行前述基材之軋延;預備壓下輥,係於供給至前述軋延輥的周面之前述粉末材料被壓合至前述基材前,藉由將前述粉末材料推抵至前述軋延輥的周面,形成預備壓下粉末層;及彈推裝置,係在未藉由前述軋延輥將前述粉末材料壓合至前述基材之狀態下,使前述軋延輥彼此朝相互地離開的方向彈推。 根據本發明,係於未藉由軋延輥將粉末材料壓合至基材之狀態(粉末軋延之執行前的狀態)中,藉由彈推裝置使軋延輥彼此朝相互地離開的方向彈推。因此,能使粉末軋延的執行前之軋延輥的位置符合於與粉末軋延之執行中的軸箱內之軋延輥的軸心位置幾乎相同的位置。 因此,能模擬粉末軋延之執行前的狀態之軋延輥的位置,以調節軋延輥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的周面之間隔,並能更加正確地調節前述間隔。因粉末材料的供給量係對應於軋延輥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的周面之間隔來決定,因此,將軋延輥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的周面之間隔予以正確地調節的結果,能更加高精確度地調節供給至軋延輥彼此之間的粉末材料之供給量。 根據本發明,於具有預備壓下輥之粉末軋延裝置中,能更加高精確度地調節供給至軋延輥彼此之間的粉末材料之供給量。 以下,參照圖式,就本發明之粉末軋延裝置的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的圖式中,為使各構件成為可辨識之大小,係將各構件之比例尺適當變更。 本實施形態的粉末軋延裝置1,係在對於金屬之片狀的基材X的兩面,例如使作為硬焊材料層而發揮作用之包覆層附著形成以製造包層薄板的過程中所使用,並對基材的兩面壓合作為包覆層之形成材料的粉末材料Y。 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粉末軋延裝置1係具備軋延輥2、軋延輥軸箱3、線性導軌(linear guide)4、軋延輥用油壓缸5、油壓裝置6、外罩支架7(支撐架)、預備壓下輥8、預備壓下輥軸箱9、預備壓下輥升降機構10、旋轉驅動部11、及彈推機構12。 再者,雖在第1A圖,第1B圖中並未顯示,但本實施形態之粉末軋延裝置1係具備支撐捲繞有基材X之卷材(coil)並且送出基材X之送出裝置、搬送基材X之搬送裝置、用以將粉末材料Y供給至軋延輥2之周面的粉末材料供給裝置、及控制粉末軋延裝置1之整體的控制裝置等。 軋延輥2係軋延粉末材料Y而壓合於基材。 在本實施形態之粉末軋延裝置1中,如第1A圖所示,2隻軋延輥2A,2B係成為一對,且該等2隻軋延輥2A,2B係使周面面對而對向配置。此外,如第1A圖所示,2隻軋延輥2A,2B係以旋轉軸成為平行,且成為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 而且,於本實施形態之粉末軋延裝置1中,係使基材X由上方朝向下方通過2隻軋延輥2A,2B間,並在該等2隻軋延輥2A,2B的間隙(gap)G將粉末材料Y壓合至基材X之表面。 軋延輥軸箱3係分別設置於軋延輥2之兩端的軸部2a,並藉由可旋轉地支撐軸部2a來支撐軋延輥2。 軋延輥軸箱3係支撐直接安裝於軸部2a的軸承。 線性導軌4係將軋延輥軸箱3可移動地支撐於軋延輥2A,2B之排列方向。 具體而言,線性導軌4係配置於軋延輥軸箱3的下方,並將前述軸箱可移動地支撐於軋延輥2A,2B之排列方向。 軋延輥用油壓缸5係由軋延輥2A,2B之排列方向的外側支撐軋延輥軸箱3,並對軋延輥2A,2B朝該等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加負載。 油壓裝置6係驅動安裝於軋延輥2A側的軋延輥用油壓缸5,並對軋延輥2A,2B調節所施加之負載。 外罩支架7係為將軋延輥2、軋延輥軸箱3、線性導軌4、軋延輥用油壓缸5、油壓裝置6、預備壓下輥8、預備壓下輥軸箱9、及預備壓下輥升降機構10予以支撐之支撐構造體。 而且,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外罩支架7係透過線性導軌4支撐軋延輥軸箱3。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外罩支架7係透過線性導軌4而可滑動地支撐軋延輥軸箱3。 此外,軋延輥用油壓缸5係設置於外罩支架7,並配置於外罩支架7與軋延輥軸箱3之間。 預備壓下輥8係配置於軋延輥2之上方。預備壓下輥8係在從粉末供給裝置所供給之粉末材料Y到達間隙G之前,將粉末材料Y推抵至軋延輥2的周面而預備性壓下。藉由預備壓下輥8所進行之粉末材料Y的預備性壓下,粉末材料Y會在軋延輥2的周面成為均勻厚度的粉末層,並抑制前述粉末層從軋延輥2的周面滑落。 此外,預備壓下輥8係藉由旋轉數以調節朝間隙G送出之粉末材料Y的供給量。 預備壓下輥軸箱9係分別設置於預備壓下輥8之兩端的軸部8a,並藉由可旋轉地支撐軸部8a來支撐預備壓下輥8。 該預備壓下輥軸箱9係具備直接安裝於軸部8a的軸承。 預備壓下輥升降機構10係從上方支撐預備壓下輥軸箱9,並且將預備壓下輥8的周面與軋延輥2的周面之間隔保持為固定,並固定於外罩支架7。 預備壓下輥升降機構10在圖式中雖固定於外罩支架7,但亦可固定於軋延輥軸箱3。 此外,預備壓下輥升降機構10於未供給粉末材料Y的狀態中,係設為可調節預備壓下輥8的上下方向位置。亦即,藉由預備壓下輥升降機構10,可調節軋延輥2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8的周面之間隔。 旋轉驅動部11係使軋延輥2及預備壓下輥8旋轉驅動,並連接於軋延輥2及預備壓下輥8。 彈推機構12係在粉末材料未被供給至軋延輥2間之狀態,使軋延輥2彼此朝離開的方向彈推。 彈推機構12係具備輔助軸箱12a、離開用油壓缸12b(第1推壓裝置)、及上升用油壓缸12c(第2推壓裝置)。 輔助軸箱12a係作為與支撐軋延輥2的重量之軋延輥軸箱3不同構件而設置於軋延輥2的軸部2a,並具備直接安裝於軋延輥2的軸部2a之軸承。 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該等輔助軸箱12a係設置於軋延輥2A與軋延輥2B之各者,且對1個軋延輥2設置2個。 離開用油壓缸12b係將軋延輥2推壓向軋延輥2彼此離開的方向。 離開用油壓缸12b係配置於設置於一方的軋延輥2A之輔助軸箱12a與設置於另一方的軋延輥2B之輔助軸箱12a之間,並透過輔助軸箱12a推壓軋延輥2。 再者,離開用油壓缸12b係固定於對向之輔助軸箱12a的一方(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於軋延輥2A之輔助軸箱12a),並推壓另一方的輔助軸箱12a(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於軋延輥2B之輔助軸箱12a)。 結果,軋延輥2A與軋延輥2B係藉由離開用油壓缸12b的推壓力及其反作用力而朝離開的方向彈推。 上升用油壓缸12c係將軋延輥2朝向上方推壓。 上升用油壓缸12c係配置於輔助軸箱12a與支撐支架7之間,並透過輔助軸箱12a推壓軋延輥2。 再者,上升用油壓缸12c係固定於外罩支架7,並將輔助軸箱12a朝向上方推壓。結果,軋延輥2藉由上升用油壓缸12c的推壓力而朝上方抬起。 在如同前述而構成之本實施形態的粉末軋延裝置1之中,首先,係於軋延粉末材料Y前(未藉由軋延輥2將粉末材料壓合至基材X之狀態),調節軋延輥2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8的周面之間隔。 具體而言,係以彈推機構12使軋延輥2朝離開的方向彈推。此時,在彈推機構12係一面藉由上升用油壓缸12c將軋延輥2抬起,並一面藉由離開用油壓缸12b將軋延輥2彼此朝離開的方向推壓。 而且,在以彈推機構12彈推軋延輥2的狀態下,藉由預備壓下輥升降機構10調節預備壓下輥8的位置,並調節軋延輥2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8的周面之間隔。 在軋延輥2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8的周面之間隔經調節後,基材X從上方供給至軋延輥2的間隙G,並從粉末材料供給裝置(未圖示)朝軋延輥2的周面供給粉末材料Y。 而且,供給至軋延輥2的周面之粉末材料Y,係藉由預備壓下輥8推抵至軋延輥2的周面而壓下。其後,粉末材料Y係藉由軋延輥2而壓合至基材X的表面。 根據以上之本實施形態的粉末軋延裝置1,在未藉由軋延輥2將粉末材料Y壓合至基材X的狀態(粉末軋延之執行前的狀態)中,係藉由彈推機構12使軋延輥2彼此朝相互地離開的方向彈推。因此,能使粉末軋延之執行前的軋延輥2的位置對位於與粉末軋延的執行中之軋延輥2的位置幾乎相同的位置。 因此,能考量粉末軋延之執行前的狀態之軋延輥2的位置來調節軋延輥2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8的周面之間隔。結果,能更加正確地調節軋延輥2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8的周面之間隔。 此外,粉末材料Y的供給量係對應於軋延輥2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8的周面之間隔來決定。因此,將軋延輥2的周面與預備壓下輥8的周面之間隔予以正確地調節的結果,能更加高精確度地調節供給至軋延輥2彼此之間的粉末材料之供給量。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之粉末軋延裝置1中,彈推機構12係具備:離開用油壓缸12b,係將軋延輥2朝軋延輥2彼此相互地離開之方向推壓;及上升用油壓缸12c,係將軋延輥2朝向上方推壓。 軋延輥2係為重量物。因此,在僅以離開用油壓缸12b推壓軋延輥2時,必須有大的推壓力。相對於此,如同本實施形態,藉由以上升用油壓缸12c來抬起軋延輥2,能以小的推壓力使軋延輥2朝粉末軋延之執行前的位置移動。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做成為透過輔助軸箱12a來推壓軋延輥2之構成。 藉由採用前述之構成,相較於直接推壓屬於旋轉體的軋延輥2,能更穩定而推壓軋延輥2。 以上,雖已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進行過說明,惟自不待言,本發明並非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前述之實施形態中所示之各構成構件的各形狀或組合等係為一例,且能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基於設計要求等進行種種變更。 例如,於前述實施形態中,已說明過輔助軸箱12a具有軸承。 然而,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能使用環狀或圓弧狀之支撐墊(pad)等作為輔助軸箱12a。 此外,輔助軸箱12a的設置部位,在安裝於軋延輥2之範圍中係為任意,例如,亦可設置為較軋延輥用軸箱3靠近外側。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根據本發明,於具有預備壓下輥的粉末軋延裝置中,能更加高精確度地調節供給至軋延輥彼此之間之粉末材料的供給量。 1‧‧‧粉末軋延裝置 2、2A、2B‧‧‧軋延輥 2a、8a‧‧‧軸部 3‧‧‧軋延輥軸箱 4‧‧‧線性導軌 5‧‧‧軋延輥用油壓缸 6‧‧‧油壓裝置 7‧‧‧外罩支架 8‧‧‧預備壓下輥 9‧‧‧預備壓下輥軸箱 10‧‧‧預備壓下輥升降機構 11‧‧‧旋轉驅動部 12‧‧‧彈推機構(彈推裝置) 12a‧‧‧輔助軸箱 12b‧‧‧離開用油壓缸(第1推壓裝置) 12c‧‧‧上升用油壓缸(第2推壓裝置) G‧‧‧間隙 X‧‧‧基材 Y‧‧‧粉末材料 第1A圖係為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粉末軋延裝置之主要部位的概略構成圖,且為從軋延輥之旋轉軸方向觀察之示意圖。 第1B圖係為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粉末軋延裝置之主要部位的概略構成圖,且為於箭號方向觀察第1A圖的A-A線剖面的圖。 1‧‧‧粉末軋延裝置 2、2A、2B‧‧‧軋延輥 2a、8a‧‧‧軸部 3‧‧‧軋延輥軸箱 4‧‧‧線性導軌 5‧‧‧軋延輥用油壓缸 6‧‧‧油壓裝置 7‧‧‧外罩支架 8‧‧‧預備壓下輥 9‧‧‧預備壓下輥軸箱 10‧‧‧預備壓下輥升降機構 12‧‧‧彈推機構(彈推裝置) 12a‧‧‧輔助軸箱 12b‧‧‧離開用油壓缸(第1推壓裝置) 12c‧‧‧上升用油壓缸(第2推壓裝置) G‧‧‧間隙 X‧‧‧基材 Y‧‧‧粉末材料
权利要求:
Claims (3) [1] 一種粉末軋延裝置,係具備:一對軋延輥,係一面對片狀之基材壓合粉末材料、一面進行前述基材之軋延;預備壓下輥,係於供給至前述軋延輥的周面之前述粉末材料被壓合至前述基材前,藉由將前述粉末材料推抵至前述軋延輥的周面,形成預備壓下粉末層;及彈推裝置,係在未藉由前述軋延輥將前述粉末材料壓合至前述基材之狀態下,使前述軋延輥彼此朝相互地離開的方向彈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粉末軋延裝置,其中,前述彈推裝置係具備:第1推壓裝置,係將前述軋延輥朝前述軋延輥彼此離開之方向推壓;及第2推壓裝置,係將前述軋延輥朝向上方推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粉末軋延裝置,其中,前述彈推裝置係具備作為與支撐前述軋延輥的重量之軋延輥軸箱不同之構件而設置於各前述軋延輥之輔助軸箱,前述第1推壓裝置與前述第2推壓裝置係透過前述輔助軸箱推壓前述軋延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8602549B2|2013-12-10|Transporting roller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8073844A|2008-04-03|断裁又は帯材を切断及び/又はエンボス加工する装置 JP6608635B2|2019-11-20|板材送り装置 TWI486224B|2015-06-01|粉末軋延裝置 WO2011096388A1|2011-08-11|脆性材料基板のブレイク方法 CN205914517U|2017-02-01|一种钢带压平机上的调节机构 JP5510139B2|2014-06-04|円筒軸の製造方法 JP6225020B2|2017-11-01|ラミネータ JP6450238B2|2019-01-09|剥離装置 WO2018018460A1|2018-02-01|一种多辊压延装置 JP2013240822A|2013-12-05|ロールプレス装置 JP2012016742A|2012-01-26|円筒軸の製造方法 JP2005509544A|2005-04-14|基板に3次元構造処理を行う装置 JP2009190854A|2009-08-27|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蛇行修正装置 JP2006122963A|2006-05-18|幅広材用材料矯正装置および幅広材矯正機構を備えたコイル材供給装置 JP5691777B2|2015-04-01|粉末圧延装置及び粉末圧延方法 TW201724932A|2017-07-01|轉印裝置及轉印方法 JP2009270169A|2009-11-19|粉末圧延装置 JP2012121648A|2012-06-28|搬送ローラー、及び印刷装置 JP2020146717A|2020-09-17|パイプベンダ JP2009073137A|2009-04-09|ラミネータ JP4488954B2|2010-06-23|軸保持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給紙装置 JP2699709B2|1998-01-19|ナジャーローラのセルフアライメント装置 JP2012051018A|2012-03-15|円筒軸及び円筒軸の製造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EP2716388A4|2015-08-19| TWI486224B|2015-06-01| KR20130142194A|2013-12-27| WO2012165057A1|2012-12-06| JP2012251217A|2012-12-20| CN103561892A|2014-02-05| EP2716388A1|2014-04-09|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S5499756A|1978-01-24|1979-08-06|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Rolling mill| JPS63303603A|1987-06-04|1988-12-12|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foil| JP3092460B2|1994-09-14|2000-09-25|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幅圧縮加工機及び圧延機| JP3873719B2|2000-11-10|2007-01-24|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粉末圧延装置および粉末圧延方法| JP4211576B2|2003-11-10|2009-01-21|株式会社Ihi|粉末圧延装置及び方法| JP4687356B2|2004-11-30|2011-05-25|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金属材の圧延機及び圧延方法| JP4775228B2|2006-10-26|2011-09-21|株式会社Ihi|粉末圧延装置| JP4978161B2|2006-11-10|2012-07-18|株式会社Ihi|粉末シート及び粉末クラッド製造装置| JP2008272763A|2007-04-25|2008-11-13|Ihi Corp|クラッド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49960A|2007-12-21|2009-07-09|Ihi Corp|粉末圧延装置及び粉末圧延方法| JP5320733B2|2007-12-28|2013-10-23|株式会社Ihi|冷却ロール清掃装置| JP5151665B2|2008-05-08|2013-02-27|株式会社Ihi|粉末圧延装置| CN101767109A|2010-01-29|2010-07-07|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轧管机平衡装置| JP2012251217A|2011-06-03|2012-12-20|Ihi Corp|粉末圧延装置|JP2012251217A|2011-06-03|2012-12-20|Ihi Corp|粉末圧延装置| WO2016111137A1|2015-01-05|2016-07-14|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法律状态:
2017-03-0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125054A|JP2012251217A|2011-06-03|2011-06-03|粉末圧延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